![]() |
|||||||
|
|||||||
Founded | July 25, 1984; 39 years ago | ||||||
---|---|---|---|---|---|---|---|
Hubs |
|
||||||
Secondary hubs |
|
||||||
Focus cities |
|
||||||
Frequent-flyer program | Egret Miles | ||||||
Alliance | SkyTeam | ||||||
Subsidiaries |
|
||||||
Fleet size | 163 | ||||||
Destinations | 99 | ||||||
Parent company | China Southern Airlines (51%) | ||||||
Headquarters | 22 Dailiao Road, Xiamen, Fujian | ||||||
Key people | Che Shanglun (Director & President) | ||||||
Website |
www.xiamenair.com ![]() |
廈門航空(ah-MEN),又稱廈航,是一家總部位于中國福建省廈門的航空公司。廈航北方總部設在北京,在福州、杭州、天津、湖南、北京、泉州、重慶和上海設有八個分公司,并在原廈門航空南昌分公司的基礎上擁有河北航空(持股99.47%)和江西航空(持股60%)兩個子公司。廈航成立于1984年7月25日,是中國第一家獨立經營的企業(yè),由中國民航上海管理局、廈門經濟特區(qū)建設開發(fā)公司(現(xiàn)廈門建發(fā)集團)和福建省投資企業(yè)公司合資成立。股東包括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5%)、廈門建發(fā)集團(持股34%)和福建省投資開發(fā)集團(持股11%)。廈航現(xiàn)任董事長為趙東,總經理為王志學。
廈門航空,波音 787-8 B-2761 NRT
廈門航空運營著從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福州長樂國際機場和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起飛的320多條國內和國際航線,每周航班量達3500至4000個,年旅客吞吐量近2500萬人次。廈門航空的標志為“鷺翔天際”,是中國馳名商標。其常旅客計劃為“廈航白鷺常旅客計劃”。廈航的機上廣播以普通話和英語為主,并由曾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廈門廣播公司播音員的夏暉播音。
廈門航空是國際航空聯(lián)盟天合聯(lián)盟的第19位成員,也是中國大陸地區(qū)除三大國有航空公司(包括已于2019年1月1日退出天合聯(lián)盟的中國南方航空)和以附屬成員身份加入天合聯(lián)盟之外,第一家加入世界三大航空聯(lián)盟的航空公司,也是天合聯(lián)盟在大中華區(qū)的第4家正式成員(前三家分別為中國南方航空、中國東方航空和中華航空,其中中國南方航空已于2019年1月1日退出天合聯(lián)盟)。
XiamenAir | |||
---|---|---|---|
Simplified Chinese | 廈門航空 | ||
Traditional Chinese | 廈門航空 | ||
Hanyu Pinyin | Xiàmén Hángkōng | ||
Literal meaning | Xiamen Airlines | ||
|
波音公司生產的最后一架波音737-200飛機由廈門航空運營,注冊號為B-2524。
廈門航空工業(y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8年的廈門五通民航學校,它是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僅有的三所航空學校之一。
1929年,張家界海軍在廈門建立了曾厝垵海軍機場;1932年,中美合資的中華航空廈門辦事處經營各地的航空運輸。后來,由于日本侵華,機場被廢棄。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占領廈門的日本人在高崎村東側建造了高崎機場,集軍民兩用。同年12月5日起,廈門與臺北之間的首班商業(yè)航班在高崎機場起降。
日本戰(zhàn)敗投降后,高崎機場于1947年11月1日被國民政府接收并改建為民用機場。1949年8月24日,最后一班廈門至臺北的定期航班從高崎機場起飛,隨后停飛(該航線直到2006年假日包機恢復以及2008年12月之后才轉為定期航班)。此后33年,廈門航空業(yè)陷入停頓,高崎機場在短暫的軍事用途后便廢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廈門長期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由于地處中國臺灣海峽前沿,沒有自己的民航機場。當時,廈門市民出行只能乘坐輪船或火車。廈門經濟特區(qū)成立后,這種矛盾更加突出。 1982年1月10日,中央軍委、國務院批準建設廈門高崎機場。次年10月正式開航。
然而,廈門高崎機場至今沒有樞紐航空公司,運力不足的問題依然未能得到解決。在廈門機場開航儀式上,時任福建省政府副省長張儒向出席開航儀式的中國民航局局長沈圖提議,由中國民航局與福建省合作組建航空公司,沈圖當場表示支持。隨后,福建省委派副省長張儒、廈門市副市長向震與中國民航局計劃司司長王道共同研究組建航空公司事宜。
1983年10月16日,阿羅哈航空董事長、美籍華人陳慶來廈門考察,探討在廈門組建中外合資航空公司的方案。當時參與廈門航空籌建的吳忠良回憶說,阿羅哈航空當時甚至有將基地遷往廈門的意向。
1984年1月10日,廈門市政府起草了《關于中外合資經營中國廈門特區(qū)聯(lián)合航空有限公司的方案及意見》。1月25日,福建省和廈門市代表到中國民航局進行項目匯報,提出在保證飛機和資金的前提下,優(yōu)先考慮民航局和福建省合資經營。隨后,民航局、福建省和廈門市就擬定的合資航空公司方案召開專題會議,最終以航權等問題為由否決了廈門市政府提出的合資航空公司方案。
1984年3月2日,中國民航局與福建省政府聯(lián)合下發(fā)了《關于同意合資經營廈門航空有限公司的協(xié)議》。1984年7月25日,廈門航空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為中國第一家地方綜合性航空公司,也是中央與地方政府第一家合資經營的航空公司。廈門航空的基地定在高崎機場。
廈航成立初期,定位為一家區(qū)域性航空公司,但成立之初,三方股東的2000萬元人民幣投資款未能到位,注冊時只有一個存有5000元人民幣的銀行賬戶,沒有任何飛機和涂裝。
1985年1月5日上午9時55分,廈航一架濕租的波音737客機經過2小時32分鐘的飛行,于中午12時27分安全降落在北京首都機場,這是廈航開辟的第一條航線。當天下午,公司第二條航線廈門—廣州也正式開通,時任廈門市副市長江平及廈航領導等出席了開通儀式。1月10日,公司開辟第三條航線廈門—上海。其中,民航上海局飛機每周執(zhí)飛上?!獜B門、廈門—廣州航線一次;民航廣州局(南航前身)飛機每周執(zhí)飛廣州—廈門、廈門—北京航線及廈門—香港包機一次。 1985年2月12日,廈航租賃第一架737-200型飛機,1985年12月18日,廈航第一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第二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將民航上海局持有的廈航股份轉讓給民航廣州局,三方出資比例相同。三方股東合資經營廈航協(xié)議及廈航章程經修改后報批,于1986年1月1日起生效。11月16日,第一架B737-200型飛機從廣州轉運至廈門,作為廈航的基地。1987年11月,廈航引進第二架B737-200型飛機,這一年廈航扭轉了前三年的經營虧損,首次盈利317萬元。
一架廈航第一代涂裝的波音757-200客機降落在廈門高崎國際機場
廈門航空一架采用第二代涂裝的波音 737-800 飛機
廈航波音787-9夢想飛機,現(xiàn)涂裝
廈航在企業(yè)組織機構、經營管理、運輸服務等方面不斷創(chuàng)新突破。廈航成立之初定位為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有限責任公司。1989年,廈航對組織機構、人事管理、勞動分配、住房制度、醫(yī)療保險、員工福利等進行了改革。1997年,廈航開始實行員工勞動合同制。
1986年11月16日,廈航首架飛機從廣州運抵廈門投入運營。同年,廈航告別虧損,開啟了27年連續(xù)盈利的輝煌。1988年8月8日,廈航從波音公司手中接過了首架全新客機(此前,廈航運營的是南航和西南航出售給廈航的老舊飛機)。這架飛機是波音737-25C先進型(注冊號B-2524),是波音民用飛機公司生產的最后一架波音737經典客機。該飛機于2003年退役,并轉售給藍鏢快運公司。
1991年,民航總局批準廈門航空采用“藍天白鷺”作為企業(yè)標識。同年,民航局政企分開,成立了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民航廣州管理局持有的股份劃轉給中國南方航空公司。
1992年8月12日,廈門航空接收了其首架波音757-200飛機,注冊號為B-2819,這也是波音公司向中國民航系統(tǒng)交付的第100架飛機。該飛機于2008年退役,并出售給藍鏢航空,后者將其改裝為貨機。
2000年,廈航開通廈門=曼谷航線,這是廈航首條國際航線,航班號為MF897/8。
2012年7月25日,廈航首次更新VI標識,由“藍天白鷺”改為“一鷺高飛”,飛機涂裝主題也由“改革樂章”改為“海天一色”。廈航標識升級換代,邀請了華裔設計大師陳有建與波音公司指定的TEAGUE設計團隊,經過反復設計、修改和驗證,最終確定了新的企業(yè)標識。
2018年12月1日,廈航最后一架波音757飛機(編號B-2868)在執(zhí)行完最后一次從上海虹橋—廈門的飛行任務后正式退役,自此大中華區(qū)再無波音757客機投入運營。
隨著中國航空業(yè)的發(fā)展,廈航將業(yè)務拓展至亞洲區(qū)域目的地,而寬體波音787夢想客機的交付也使其能夠提供遠程航線服務。廈航的首個洲際擴張目的地是歐洲,首先是2015年7月26日開通的阿姆斯特丹航線,隨后是2018年12月11日開通的巴黎航線。隨后,廈航于2015年11月30日開通了悉尼航線,一年后又開通了墨爾本航線。廈航于2016年7月26日開通了首條北美航線——溫哥華航線。廈航的首條美國航線是西雅圖航線,隨后是洛杉磯航線和紐約航線。
截至2020年初,廈航已在福州長樂國際機場、南昌昌北國際機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天津濱海國際機場、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2020年由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遷址)、泉州晉江國際機場、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和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設立基地。
同年11月17日,天合聯(lián)盟在意大利羅馬正式公布廈航加入聯(lián)盟細節(jié),并簽署加入意向書。 2012年11月21日,廈門航空正式成為天合聯(lián)盟第19位成員,并新增了廈門、福州和杭州三個樞紐,成為繼三大國有航空公司(其中廈門航空的母公司中國南方航空已于2019年1月1日退出天合聯(lián)盟)和以子公司身份加入天合聯(lián)盟的上海航空之后,首家加入天合聯(lián)盟的中國航空公司。
廈門航空一架涂裝天合聯(lián)盟的波音 737-800 飛機
廈門航空波音787-9夢想客機,采用聯(lián)合國可持續(xù)生活特別涂裝
2011年11月17日,廈門航空與航空聯(lián)盟天合聯(lián)盟簽署了諒解備忘錄。2012年11月21日,廈門航空正式成為天合聯(lián)盟第19位成員。
廈門航空與以下航空公司簽訂了代碼共享協(xié)議:
廈航與以下航空公司簽訂了聯(lián)營協(xié)議:
截至2023年12月,廈航機隊規(guī)模(含旗下江西航空和河北航空)達到156架飛機,平均機齡9年。
然而,隨著廈航于2022年10月正式以經營租賃的方式引進15架空客A321neo飛機,并形成一系列空客保障體系,廈航將終結其成立以來37年全波音機隊的紀錄,開啟“空客-波音”機隊的新紀元。
截至2024年4月,廈航運營的飛機如下:
廈航機隊
Aircraft | In service | Orders | Passengers | Notes | |||
---|---|---|---|---|---|---|---|
F | J | Y | Total | ||||
Airbus A320neo | — | 40 | TBA | 從 2024 年開始交付。 | |||
Airbus A321neo | 15 | — | — | 8 | 200 | 208 | |
Boeing 737-700 | 6 | — | — | 8 | 120 | 128 | |
Boeing 737-800 | 117 | — | — | 8 | 156 | 164 | |
8 | 162 | 170 | |||||
— | 184 | 184 | |||||
Boeing 737 MAX 8 | 12 | 23 | — | — | 184 | 184 | 交付于 2018 年 5 月開始。 |
Boeing 737 MAX 10 | — | 10 | TBA | 從母公司訂購。 | |||
Boeing 787-8 | 6 | — | 4 | 18 | 215 | 237 | |
Boeing 787-9 | 6 | 3 | — | 30 | 257 | 287 | 訂單從母公司轉移而來。 |
XiamenAir Cargo fleet | |||||||
Boeing 737-800BCF | 1 | — | Cargo | ||||
Total | 163 | 76 |
目前,廈門航空在中國國內航線上照常提供頭等艙和公務艙服務。在國際和地區(qū)航線上,公務艙和經濟艙服務照常提供。波音787-8客機的頭等艙和公務艙均配備180度平躺座椅,三個艙位均配備松下EX3個人電視娛樂系統(tǒng)、充電插座和USB接口。B-2760、B-2761、B-2762以及之后的787-9客機均配備機上Wi-Fi。
廈門航空曾運營過以下飛機:
廈門航空波音 787-8 降落在廈門高崎國際機場
廈門航空波音787-8客機在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滑行
廈航波音757頭等艙
廈門航空波音737商務艙
廈門航空波音737經濟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