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Founded | 16 November 1920; 103 years ago Winton, Queensland, Australia | ||||||
---|---|---|---|---|---|---|---|
Commenced operations | 2 November 1922; 101 years ago | ||||||
AOC # | CASA.AOC.0001 | ||||||
Hubs |
|
||||||
Secondary hubs |
|
||||||
Focus cities |
|
||||||
Frequent-flyer program | Qantas Frequent Flyer | ||||||
Alliance | Oneworld | ||||||
Subsidiaries |
|
||||||
Fleet size | 125 | ||||||
Destinations | 104 | ||||||
Traded as |
|
||||||
Headquarters | Mascot,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 ||||||
Key people |
|
||||||
Revenue |
![]() |
||||||
Operating income |
![]() |
||||||
Total assets |
![]() |
||||||
Total equity |
![]() |
||||||
Employees |
![]() |
||||||
Website | qantas.com |
澳洲航空有限公司是澳大利亞的旗艦航空公司。它是澳大利亞和大洋洲機隊規(guī)模、國際航班數(shù)量和國際目的地數(shù)量最多的航空公司。澳洲航空是全球歷史第三悠久的航空公司,也是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航空公司——成立于1920年11月。澳洲航空是寰宇一家航空聯(lián)盟的創(chuàng)始成員之一。
“Qantas”是該航空公司原名“昆士蘭和北領地航空服務公司”的縮寫,因為它最初服務于昆士蘭州和北領地。它的昵稱是“飛翔的袋鼠”。它被認為是世界上唯一一家航線覆蓋七大洲的航空公司,也是唯一一家運營定期南極洲觀光航班的航空公司,同時還運營飛往非洲、歐洲、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航班。
澳洲航空總部位于悉尼郊區(qū)馬斯科特,毗鄰其主要樞紐悉尼機場。截至2023年3月,澳航集團占據(jù)澳大利亞國內(nèi)市場60.8%的份額。旗下多家子公司運營飛往澳大利亞區(qū)域中心、部分干線航線以及部分短途國際航班的航線,并以QantasLink的名義運營。澳航旗下?lián)碛薪菪呛娇?,這是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運營從澳大利亞出發(fā)的國際航線以及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境內(nèi)的國內(nèi)航線。澳航還持有亞洲多家捷星航空旗下航空公司以及斐濟航空的股份。
1921 年,位于昆士蘭州朗里奇的原澳航辦事處
澳洲航空 Avro 504K Dyak,1921 年
1939年,澳洲航空短帝國水上飛機停泊在悉尼港玫瑰灣
澳洲航空于1920年11月16日由哈德森·菲什、保羅·麥金尼斯和弗格斯·麥克馬斯特在昆士蘭州溫頓創(chuàng)立,當時名為昆士蘭和北領地航空服務有限公司。該航空公司的第一架飛機是一架Avro 504K。1921年,公司將總部遷至昆士蘭州朗里奇,并于1930年遷至昆士蘭州布里斯班。
1934年,澳洲航空與英國帝國航空公司(英國航空公司的前身)組建了一家新公司——澳洲航空帝國航空公司(QEA)。1934年12月,新航空公司開始運營布里斯班和達爾文之間的航線。QEA從1935年5月起開通國際航線,當時達爾文至新加坡的航線也延伸至新加坡。帝國航空公司則運營了其余直達倫敦的航線。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敵軍的行動和意外事故摧毀了澳航十架飛機的一半。大部分飛機被澳大利亞政府接管,用于戰(zhàn)爭服務。
1943年,水上飛機服務恢復,航班往返于西澳大利亞珀斯克勞利的天鵝河和錫蘭(今斯里蘭卡)的科加拉湖之間。這與英國海外航空公司(BOAC)——帝國航空公司的繼任者——連接了倫敦航線。澳航的袋鼠標志首次出現(xiàn)在1944年開通的“袋鼠航線”上,該航線從悉尼飛往卡拉奇,之后由英國海外航空公司的機組人員執(zhí)飛了前往英國的剩余航程。
1947年,工黨總理本·奇夫利領導的澳大利亞政府將澳航國有化。隨后,澳航有限公司被解散。國有化后,澳航在昆士蘭州剩余的國內(nèi)航線網(wǎng)絡被轉(zhuǎn)讓給國有的泛澳航空公司,澳航只剩下純粹的國際航線網(wǎng)絡。國有化后不久,QEA 便開通了其首批英屬以外地區(qū)的航線,飛往東京。與此同時,QEA 也開通了飛往香港的航線。1957 年,Qantas House 總部在悉尼開業(yè)。
1969年,倫敦希思羅機場,澳航波音707客機
1959年6月,隨著第一架波音707-138客機交付,澳航正式進入噴氣式飛機時代。1992年9月14日,澳航與國有國內(nèi)航空公司澳大利亞航空(1986年更名為泛澳航空)合并。澳大利亞航空的飛機于1993年開始更名為澳航。1993年至1997年間,澳航逐步實現(xiàn)私有化。根據(jù)允許私有化的立法,澳航必須至少由澳大利亞股東持有51%的股份。
1998年,澳航與美國航空、英國航空、加拿大航空和國泰航空共同創(chuàng)立了寰宇一家聯(lián)盟,隨后其他航空公司也紛紛加入。
2000年,隨著新的廉價航空公司維珍藍航空(現(xiàn)維珍澳大利亞航空)進入國內(nèi)市場,澳航的市場份額下降。澳航于2001年成立了廉價航空公司捷星航空以應對競爭。澳航的主要國內(nèi)競爭對手——安捷澳大利亞航空于2001年9月倒閉。
2002年至2006年間,澳航曾短暫地將澳大利亞航空的名稱恢復為一家國際廉價航空公司。后來,為了拓展捷星航空的國際航線(包括新西蘭航線),這家子公司被關閉。2004年,澳航集團通過捷星亞洲航空進軍亞洲廉價航空市場,澳航持有捷星亞洲航空的少數(shù)股權。2007年,澳航集團以類似的模式投資了總部位于越南的捷星太平洋航空,以及于2012年成立的捷星日本航空。
2006年12月,澳航成為自稱澳大利亞航空合作伙伴的財團競購的對象,但失敗了。 2008年,與英國航空公司的合并談判未能達成協(xié)議。2011年,澳航與澳大利亞運輸工人工會(TUW)之間的勞資關系糾紛導致澳航所有飛機停飛,航空公司員工停工兩天。
2018年3月25日,澳航一架波音787飛機執(zhí)飛澳大利亞和歐洲之間的直飛航線,首次連接兩大洲,航班9號(QF9)抵達倫敦。QF9航班從西澳大利亞珀斯機場飛往倫敦希思羅機場,飛行時間17小時,航程14,498公里(9,009英里)。
2019年10月20日,澳航使用波音787-9夢想飛機完成了迄今為止最長的商業(yè)飛行,從紐約飛往悉尼,耗時19小時20分鐘。
新南威爾士州馬斯科特,澳航校園(2022)
2020年3月19日,受新冠疫情影響,澳航暫停了約60%的國內(nèi)航班,安排三分之二的員工休假,暫停了所有國際航班,并從3月底至2020年5月31日至少停飛了150多架飛機,以應對政府擴大的旅行限制。為了渡過疫情,澳航裁員6000人,并宣布了一項籌集19億澳元新資本的計劃。澳航將其持有的捷星太平洋航空30%的股份出售給越南航空,從而退出了越南市場。
2020年7月,澳航退役了其最后一架波音747-438ER客機。該機型已連續(xù)運營近49年——首架747-238B于1971年8月投入運營。所有12架空客A380客機均被存放,其中10架存放在莫哈韋航空航天港,2架存放在洛杉磯國際機場,存放時間至少為三年。最后一架經(jīng)洛杉磯飛往莫哈韋沙漠的波音747航班的飛行員在飛機繼續(xù)飛行前,在飛行路線上劃出了澳航標志性的標志。
2020年11月,澳航發(fā)表公開聲明,表示有意要求出國旅行的乘客提供新冠疫苗接種證明。根據(jù)該航空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艾倫·喬伊斯的聲明,新冠疫苗接種對于旅行而言至關重要。喬伊斯表示,他們可能打算修改條款和條件,規(guī)定任何國際旅客在登機前必須接種疫苗。澳航還宣布裁員2000人,以限制財務損失。
2021年8月,澳航要求其所有2.2萬名員工必須接種疫苗。
2022年5月,澳航向空客訂購了12架A350-1000飛機,用于2025年底從悉尼直飛倫敦的航班。同月,澳航同意收購聯(lián)盟航空。2023年4月,澳大利亞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反對此次收購。
2022年8月,澳航宣布計劃于2023年6月與新西蘭航空在奧克蘭-紐約直飛航線上展開競爭。作為“日出計劃”的一部分,澳航的航班將從悉尼始發(fā),并于2025年開通悉尼至紐約的直飛航線。澳航旨在通過開發(fā)連接澳大利亞城市與紐約市和倫敦的直飛航線,消除“距離的束縛”。2023年2月,澳航宣布,在經(jīng)歷了新冠疫情造成的虧損后,2022年下半年的利潤將飆升至17億澳元。2023年11月3日,近83%的澳航股東投票反對該航空公司的薪酬報告,這被ABC新聞稱為“聲勢浩大的抗議投票”。
澳航代表克羅伊登旅行社運營飛往南極洲的空中觀光包機服務。該公司于 1977 年首次開通南極飛行觀光航線。由于 1979 年新西蘭航空 901 航班在埃里伯斯火山墜毀,該航線暫停多年。1994 年,澳洲航空恢復了該航線。雖然這些航班不著陸,但由于區(qū)域白茫茫等因素,需要專門的極地操作和機組人員培訓,而這些因素導致了 1979 年新西蘭航空空難。
2014年9月29日,澳航7號和8號航班——由空客A380執(zhí)飛的悉尼至達拉斯/沃斯堡直飛航班——投入運營,創(chuàng)造了全球最大客機執(zhí)飛的最長客運航線紀錄。2016年3月,阿聯(lián)酋航空新開通的奧克蘭-迪拜航線打破了這一紀錄。2018年,澳航訂購波音787飛機后,宣布計劃開通珀斯至倫敦的直飛航班。首航于3月24日從珀斯起飛。
2020年3月19日,受新冠疫情影響,政府擴大了旅行限制,澳航暫停了所有國際航班以及約60%的國內(nèi)航班,從3月底起至少持續(xù)到2020年5月31日。
截至2016年10月,澳航與以下航空公司簽訂了代碼共享協(xié)議:
除上述代碼共享航班外,澳航還與以下航空公司建立了合資企業(yè):
截至 2023 年 8 月,澳航及其子公司共運營 337 架飛機,其中捷星航空運營 79 架;各 QantasLink 品牌航空公司運營 116 架;澳大利亞快運貨運公司(代表澳航貨運公司)運營 17 架,該公司還濕租了兩架阿特拉斯航空的波音 747-400F 飛機。
澳航有限公司的公司負責人自 1993 年起才正式公布,當時澳大利亞政府決定將澳航剩余 75% 的股份私有化,澳航股票再次以上市公司的身份在證券交易所交易??v觀澳航自 1920 年以來的發(fā)展歷程,公司架構(gòu)、品牌和名稱演變多種多樣,包括“澳航”這一名稱。其目前的公司結(jié)構(gòu)成立于1993年,從聯(lián)邦擁有全部股份的非上市公眾公司轉(zhuǎn)變?yōu)樯鲜泄姽尽?
Chairpersons of QANTAS Airways Limited | |||
---|---|---|---|
Order | Chairperson | Period | Reference |
1 | Gary Pemberton | 1993–2000 | |
2 | Margaret Jackson | 2000–2007 | |
3 | Leigh Clifford | 2007–2018 | |
4 | Richard Goyder | 2018–present | |
Managing directors / CEOs of QANTAS Airways Limited | |||
Order | MDs / CEOs | Period | Reference |
1 | James Strong | 1993–2001 | |
2 | Geoffrey Dixon | 2001–2008 | |
3 | Alan Joyce | 2008–2023 | |
4 | Vanessa Hudson | 2023–present |
截至 6 月 30 日,澳航集團(包括澳航有限公司及其控制實體,包括捷星航空和澳航貨運)的主要趨勢如下:
2016 年業(yè)務指標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
---|---|---|---|---|---|---|---|---|
Turnover (A$m) | 16,200 | 16,057 | 17,060 | 17,966 | 14,257 | 5,934 | 9,108 | 19,815 |
Net profit (A$m) | 1,029 | 853 | 980 | 891 | -1,964 | -1,728 | -860 | 1,744 |
Number of employees (FTE) | 29,204 | 29,596 | 30,248 | 29,745 | 28,957 | 20,640 | 21,847 | 25,426 |
Number of passengers (m) | 52.7 | 53.7 | 55.3 | 55.8 | 40.8 | 15.9 | 21.3 | 45.7 |
Passenger load factor (%) | 80.1 | 80.6 | 83.2 | 84.2 | 82.3 | 63.2 | 67.9 | 83.3 |
Number of aircraft | 303 | 309 | 313 | 314 | 314 | 311 | 322 | 336 |
Notes/sources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
---|---|---|---|---|---|---|---|---|
Turnover (A$m) | 15,627 | 14,552 | 13,772 | 14,894 | 15,724 | 15,902 | 15,352 | 15,816 |
Net profit (A$m) | 970 | 123 | 116 | 249 | -244 | 6 | -2,843 | 560 |
Number of employees (FTE) | 33,670 | 33,966 | 32,489 | 33,169 | 33,584 | 33,265 | 30,751 | 28,622 |
Number of passengers (m) | 38.6 | 38.4 | 41.4 | 44.5 | 46.7 | 48.2 | 48.8 | 49.2 |
Passenger load factor (%) | 80.7 | 79.6 | 80.8 | 80.1 | 80.1 | 79.3 | 77.4 | 79.1 |
Number of aircraft | 224 | 229 | 254 | 283 | 308 | 312 | 308 | 299 |
Notes/sources |
位于悉尼馬斯科特的澳航總部。
澳航總部位于新南威爾士州悉尼馬斯科特郊區(qū)的澳航中心。2013年12月,總部重建工程竣工。
自成立以來,澳航運營著多家客運航空公司子公司,包括:
澳洲航空子公司 Sunstate Airlines 的龐巴迪 Q400 飛機。
澳航以“澳航貨運”的名義運營貨運服務,使用澳航子公司澳大利亞快運貨運公司 (Express Freighters Australia) 運營的飛機,并從阿特拉斯航空 (Atlas Air) 租賃飛機。澳航全資擁有物流和空運公司澳大利亞快運 (Australian airExpress)。
澳航通過其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計劃,與澳大利亞原住民社區(qū)建立了一些聯(lián)系。在《2015-2018 年澳航和解行動計劃》中,澳航透露其所有員工中有 1% 是原住民或托雷斯海峽島民。澳航聘請了一位全職多元化協(xié)調(diào)員,負責該計劃。
澳航還購買和捐贈了原住民藝術品。其布里斯班乘客休息室的藝術裝置展出了珍娜·李 (Jenna Lee) 的一幅畫作。澳洲航空的多架飛機上都噴涂了原住民藝術家 Emily Kame Kngwarreye 的作品,另有一些飛機上則噴涂了 Rene Kulitja 和 Paddy Bedford 的作品。
2011年,洛杉磯國際機場 (LAX) 停放著一架身著澳大利亞大獎賽涂裝的澳航波音747-400飛機。
澳航早期的電視廣告活動始于1969年,持續(xù)了數(shù)十年,主要針對美國觀眾。廣告中出現(xiàn)了一只由霍華德·莫里斯配音的真人考拉。莫里斯抱怨來澳大利亞的游客太多,并總結(jié)道:“我討厭澳航。” 這支考拉廣告被評為史上最偉大的商業(yè)廣告之一。澳航的長期廣告活動還包括在澳大利亞以及威尼斯等多個著名地標建筑,由兒童合唱團演唱彼得·艾倫的《我仍然把澳大利亞稱為家》。這首歌自2018年起便被用于澳航的安全視頻中。
澳航是澳大利亞國家橄欖球聯(lián)盟隊的主要贊助商。澳航還贊助澳大利亞國家足球隊——澳大利亞國家足球隊(Socceroos)。澳航曾于2010年至2012年擔任一級方程式澳大利亞大獎賽的冠名贊助商。2011年12月,澳航與澳大利亞板球管理機構(gòu)澳大利亞板球協(xié)會簽署了一份為期四年的協(xié)議,成為澳大利亞國家板球隊的官方指定航空公司。
澳航管理層一直大力支持婚姻平等和LGBTIQ權益,其首席執(zhí)行官艾倫·喬伊斯被譽為“婚姻平等運動中最杰出的企業(yè)代言人”。作為悉尼狂歡節(jié)的官方航空合作伙伴,澳航在其一架飛機上裝飾了彩虹字樣,并在機尾飛翔的袋鼠旁邊放置了一面彩虹旗。澳航還為乘客準備了驕傲餅干。在狂歡節(jié)游行中,澳航還派出了彩虹袋鼠花車。
有人批評澳航利用其企業(yè)權力起訴其員工和社區(qū)的私人利益。彼得·達頓表示,像艾倫·喬伊斯這樣的澳航首席執(zhí)行官應該“堅守本職”,而不是利用公司品牌來倡導政治事業(yè)。一位資深教會領袖也發(fā)表了類似的言論。盡管面臨批評,澳航仍將繼續(xù)倡導婚姻平等,包括為乘客提供特制的戒指,上面刻有“直到我們都屬于彼此”的字樣。這句話將出現(xiàn)在澳航的登機牌和其他相關物品上。澳航和其他參與公司為這項活動投入的資金預計將超過500萬美元。
喬伊斯承諾,澳航將“繼續(xù)開展社會正義運動”,以解決以色列·福勞(Israel Folau)被澳航資助的澳大利亞橄欖球協(xié)會解雇一事。福勞因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同性戀言論而被捕。
2011年8月,澳航宣布,鑒于截至2011年6月的財年財務虧損達2億澳元(2.09億美元),且市場份額下降,將進行重大結(jié)構(gòu)性變革。其中一項計劃未能實現(xiàn)的變革是創(chuàng)建一家以亞洲為基地、以不同名稱運營的新高端航空公司。此外,澳航還宣布計劃裁員1000人。這些改革措施包括航線變更,特別是停止經(jīng)香港和曼谷飛往倫敦的航班。雖然澳航仍在這些城市運營,但前往倫敦的后續(xù)航班將通過其寰宇一家合作伙伴英國航空的代碼共享服務轉(zhuǎn)乘。
2013年4月1日,澳航空客A380客機首次在白天抵達迪拜國際機場。
2012年,澳航公布截至2012年6月底的全年虧損2.45億澳元,原因包括高昂的燃油價格、激烈的競爭以及勞資糾紛。這是澳航自17年前(1995年)完全私有化以來首次出現(xiàn)全年虧損,并導致其取消了35架波音787新飛機的訂單,以削減開支。隨后,澳航出售了其持有的澳大利亞最大公路貨運公司StarTrack 50%的股份,部分原因是收購了澳大利亞航空快運(Australian airExpress)的全部股權。2012年3月,澳航與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捷星香港航空,原計劃于2013年開始運營,但因?qū)徟绦蛲涎佣萑肜Ь场?
2013年3月31日,澳航與阿聯(lián)酋航空結(jié)成聯(lián)盟,每周提供98個飛往迪拜的航班。2013年9月,澳航預測截至12月31日的半年將再次凈虧損2.5億澳元(2.2億美元),并將實施進一步的成本削減措施,導致一年內(nèi)裁員1000人。標準普爾將澳航的信用評級從BBB?(最低投資級)下調(diào)至BB+。一個月后,穆迪也進行了類似的下調(diào)。
虧損持續(xù)到2014財年,澳航集團報告半年虧損2.35億澳元(2.08億美元),全年虧損最終達到28.4億澳元。 2014年2月,澳航宣布了旨在節(jié)省20億澳元成本的額外削減措施,包括裁員5,000人,到2017年員工總數(shù)將從32,000人減少到27,000人。2014年5月,該公司宣布預計到2014年6月將裁員2,200人,其中包括100名飛行員。澳航通過退役飛機和推遲交付來縮減機隊規(guī)模,并計劃出售部分資產(chǎn)。
截至2014年6月,澳航已裁員2200人,并計劃在2015年6月前再裁員1800人。此外,2014年,澳航私有化的《澳航出售法案》(Qantas Sale Act)進行了修訂,廢除了該法案第7條的部分內(nèi)容。該法案將外資持有澳航的股份限制在49%,外國航空公司還受到進一步限制,包括所有外國航空公司的持股比例合計不得超過35%。單個外國實體持有澳航股份的比例不得超過25%。
澳航于2015年扭虧為盈,并于2015年8月宣布稅后利潤為5.57億澳元,而上一年則虧損28.4億澳元。2015年,澳航將其悉尼機場3號航站樓的租約(租期原定持續(xù)至2019年)以5.35億澳元的價格售回給悉尼機場公司。這意味著悉尼機場恢復了航站樓的運營責任,包括利潤豐厚的零售區(qū)。
Noritake 為澳航設計餐具,David Caon 傾情打造
自 21 世紀初,澳航便與工業(yè)設計師 Marc Newson 合作,共同打造客艙內(nèi)飾、產(chǎn)品設計和頭等艙休息室。此次合作促成了 Skybed 商務艙座椅于 2003 年的推出,并促使 Newson 于 2006 年被任命為澳航首任創(chuàng)意總監(jiān)。Newson 負責設計 2008 年投入運營的澳航 A380 機隊以及悉尼頭等艙休息室。隨后,Newson 的得意門生 David Caon 受邀設計波音 787-9 客機的客艙以及全新的頭等艙和商務艙休息室、家具和配件。澳航頭等艙休息室和機上家具均由 Poltrona Frau、Cappellini、Alessi、Tai Ping 和 Noritake 等公司制造。澳航曾榮獲多項設計獎項。
澳大利亞廚師兼企業(yè)家尼爾·佩里 (Neil Perry) 自 1997 年擔任澳航餐飲、飲料和服務總監(jiān)以來,一直負責澳航的機上和地面餐飲服務。2022 年,為慶祝與佩里合作 25 周年,澳航重新推出了一系列他最受歡迎的機上和休息室菜肴。
身著2013年之前“Morrissey”澳航制服的空乘人員
現(xiàn)役澳航制服由常駐巴黎的澳大利亞設計師馬丁·格蘭特(Martin Grant)設計,該制服于2013年4月16日正式發(fā)布。新制服旨在取代之前的制服,員工們將其戲稱為“Morrissey”,以紀念設計師彼得·莫里西(Peter Morrissey)。新制服以黑色、紅色和紫紅色為主色調(diào)。澳航首席執(zhí)行官艾倫·喬伊斯(Alan Joyce)在發(fā)布會上表示,新制服“在全球舞臺上展現(xiàn)了澳大利亞風格”,員工們也參與了制服的試穿。格蘭特在一年的時間里與澳航員工進行了磋商,最終確定了35種制服款式。然而,并非所有員工都對新制服感到滿意,一位空乘人員表示:“之前的制服太緊了,對于我們這種體力活來說根本不實用?!?2020年,格蘭特還設計了澳航品牌的運動休閑服系列。
澳航于2023年宣布,已終止基于性別的制服規(guī)定。女乘務員不再被要求穿高跟鞋,男乘務員可以化妝,任何性別的乘務員都可以佩戴相同類型的珠寶,并扎成馬尾辮或發(fā)髻。
目前,澳航的兩架飛機采用了澳大利亞原住民藝術涂裝。其中一架注冊號為VH-XZJ的波音737-800飛機,采用名為“Mendooorrji”的涂裝,該涂裝于2013年11月發(fā)布。該設計源自已故西澳大利亞原住民藝術家帕迪·貝德福德(Paddy Bedford)。另一架注冊號為VH-ZND的波音787飛機,其涂裝靈感源自已故藝術家艾米麗·卡梅·克格瓦雷耶(Emily Kame Kngwarreye)1991年的畫作《Yam Dreaming》。 《山藥之夢》的飛機改編工作由悉尼原住民設計公司 Balarinji 牽頭,Balarinji 將澳航的紅色尾翼融入設計中,其中包括帶有紅色和橙色色調(diào)的白點。設計描繪了山藥植物,它是 Kngwarreye 的夢想故事中一個重要且具有文化意義的象征,也是她家鄉(xiāng)烏托邦的主食來源。該設計在飛機制造過程中就已應用,之后于 2018 年 3 月交付給位于烏托邦東南 230 公里的愛麗絲泉機場。Kngwarreye 的后代、當?shù)厣鐓^(qū)和澳航高管在那里迎接了這架飛機。這架飛機后來將與波音 787 飛機一起執(zhí)飛澳航珀斯和倫敦希思羅機場以及墨爾本和舊金山之間的首航直飛航班。
澳大利亞原住民藝術圖案此前曾被應用于部分澳航飛機;第一個設計名為“烏納拉之夢”(Wunala Dreaming),于1994年亮相,并于1994年至2012年間被繪制于現(xiàn)已退役的波音747-400和747-400ER飛機上。該圖案整體呈紅色,描繪了祖先神靈以袋鼠的形象在內(nèi)陸地區(qū)旅行。
第二個設計名為“納蘭吉之夢”(Nalanji Dreaming),于1995年至2005年退役的波音747-300飛機上繪制?!凹{蘭吉之夢”采用亮藍色設計,靈感源自雨林景觀和熱帶海洋。
第三個設計名為“亞納尼之夢”(Yananyi Dreaming),描繪了烏魯魯。該方案由烏魯魯藝術家雷內(nèi)·庫利賈(Rene Kulitja)與巴拉林吉(Balarinji)合作設計。這幅涂裝在2002年交付波音737飛機前,于波音工廠進行噴漆。2014年,它被重新噴漆成標準涂裝。
1971年復古噴氣式飛機涂裝(2014年)
1959 年復古涂裝(2015 年)波音 737-800 飛機采用“復古袋鼠”涂裝
2014 年 11 月,澳航透露,即將交付的第 75 架波音 737-800 飛機將采用“復古涂裝”,該涂裝基于澳航 1971 年的“赭石”配色方案,尾部飾有標志性的“飛行袋鼠”圖案,并借鑒了其 20 世紀 70 年代機隊的其他設計元素。該飛機于 11 月 17 日交付。
澳航宣布,第二架 737-800 飛機將于 2015 年 10 月采用“復古袋鼠”涂裝。2015 年 11 月 16 日,澳航揭幕了第二架“復古袋鼠”737 飛機,采用 1959 年涂裝的復制品,以慶祝澳航成立 95 周年。
多架澳航飛機涂裝了不同的宣傳涂裝,用于宣傳電信公司澳都斯 (Optus)、迪士尼電影《飛機總動員》、澳大利亞國家足球隊 (Socceroos) 和澳大利亞國家橄欖球隊 (Wallabies)。2009 年,兩架飛機(一架空客 A330-200 和一架波音 747-400ER)涂裝了特殊涂裝,以宣傳寰宇一家航空聯(lián)盟(澳航是該聯(lián)盟的成員)。2014 年 9 月 29 日,澳航開通了達拉斯/沃斯堡國際機場的空客 A380 直飛航線,使用的 A380 飛機在袋鼠尾巴標志上裝飾了紀念牛仔帽和頭巾。2017 年悉尼狂歡節(jié)前夕,澳航為其一架空客 A330-300 飛機裝飾了彩虹字樣,并在機尾繪上了彩虹旗。
澳航空客 A380 頭等艙套房。
頭等艙是空客 A380 的專屬配置。
頭等艙提供 14 個獨立套房,采用 1-1-1 布局。座椅起飛時面向前方,但可旋轉(zhuǎn)至側(cè)面,方便睡眠和用餐。座椅間距為 83.5 英寸(可展開為 212 厘米的全平躺睡床),寬度為 74 厘米(29 英寸)。每個套房均配備一臺 43 厘米(17 英寸)的寬屏顯示器。除了交流電源插座外,還提供 USB 接口。乘客還可以使用上層客艙的休息室。此外,乘客還可以免費使用頭等艙和商務艙休息室(或附屬休息室)。
自 2019 年底起,澳航翻新的空客 A380 飛機上安裝了此款座椅的升級版。與舊款相比,該座椅配備了更新的坐墊和更大的娛樂屏幕。
所有波音 787、空客 A330 和部分空客 A380 飛機均配備澳航商務艙。
所有波音 787、空客 A330 和部分空客 A380 飛機均配備商務艙。
這些座椅采用 1-2-1 布局,可平躺。商務艙于 2014 年 10 月在 A330 飛機上推出,并配備松下 eX3 觸摸屏系統(tǒng)。截至 2016 年底,澳航所有空客 A330 機隊的商務艙座椅均已重新改裝。空客 A330 商務艙在亞洲航線、橫跨澳大利亞的洲際航線以及部分飛往新西蘭的航線上均提供。
自 2017 年底起,澳航新的波音 787 機隊已安裝此座椅的升級版。
部分空客 A380 飛機配備澳航商務艙 Skybed 2。
商務艙 Skybed 僅在部分 A380 飛機上提供。
首批 Skybed 座椅于 2003 年至 2019 年期間推出,座椅間距為 150 厘米(60 英寸),寬度為 55 厘米(21+1? 英寸);但座椅是傾斜放平的。第二批 Skybed 座椅于 2008 年推出,間距為 200 厘米(80 英寸),乘客可以完全平躺。
2019 年,澳航開始為其空客 A380 飛機加裝與空客 A330 和波音 787 飛機相同的全新商務艙套間。與之前的配置相比,新飛機將增加六個商務艙座位。乘客還可免費使用澳航商務艙休息室(或附屬休息室)。
波音 787 上的澳航豪華經(jīng)濟艙座位。
所有空客 A380 和波音 787-9 飛機均提供豪華經(jīng)濟艙。
空客 A380 的座椅間距為 97 至 107 厘米(38 至 42 英寸),寬度為 50 厘米(19 英寸 + 1/2 英寸)。波音 787 的座椅采用 2-3-2 座位布局,而 A380 上層客艙后部的座椅也采用 2-3-2 座位布局。座位總數(shù)取決于飛機類型,A380 有 35-60 個座位(取決于配置),而 787 有 28 個座位。
2019 年,澳航開始為其空客 A380 飛機改裝豪華經(jīng)濟艙座椅,與波音 787 飛機上的座椅相同。與之前的配置相比,新客艙將增加25個高級經(jīng)濟艙座位。
澳航空客 A380 客機上的國際經(jīng)濟艙。
所有澳航干線客機均提供國際經(jīng)濟艙。
座位間距通常為 79 厘米(31 英寸),寬度為 43 至 44 厘米(17 至 17+1/2 英寸)。波音 737 客機的座位布局為 3-3,A330 客機為 2-4-2,波音 787-9 客機為 3-3-3。A380 客機的座位布局為 3-4-3,客艙之間設有四個自助小吃吧。
2019 年,澳航開始為其空客 A380 客機加裝新的經(jīng)濟艙座椅,配備新的座墊和改進的機上娛樂系統(tǒng),與空客 A330 和波音 787 客機上的配置相同。由于高級座位數(shù)量的增加,新飛機的經(jīng)濟艙座位數(shù)量將比之前的配置減少。
澳航高級經(jīng)濟艙的機上娛樂 (IFE) 系統(tǒng)
所有澳航干線飛機均配備某種形式的視頻音頻娛樂系統(tǒng)。澳航在其飛機上安裝了多種類型的機上娛樂 (IFE) 系統(tǒng)。
羅克韋爾·柯林斯公司生產(chǎn)的“全套娛樂系統(tǒng)”于2000年至2019年間在部分國內(nèi)和國際航班上投入使用。該AVOD系統(tǒng)在所有艙位都配備了個人液晶屏幕,經(jīng)濟艙和商務艙的座位靠背上設有個人液晶屏幕,高級經(jīng)濟艙和頭等艙的座位扶手上設有個人液晶屏幕。
部分波音737-800飛機配備主屏幕系統(tǒng)。該娛樂系統(tǒng)于2002年至2011年間逐步推出,以頭頂視頻屏幕作為主要娛樂形式。長途航班上會播放電影,短途航班上則播放電視節(jié)目。通常情況下,每次航班起飛時都會播放新聞廣播。音頻選項不如Q、iQ或全套娛樂系統(tǒng)豐富。
松下航空電子公司推出的“iQ”機上娛樂系統(tǒng)現(xiàn)已在部分空客A380和波音737-800飛機上投入使用。這款AVOD機上娛樂系統(tǒng)于2008年推出,基于松下航空電子系統(tǒng),擁有豐富的娛樂選項、觸摸屏以及Wi-Fi和手機功能等全新通信相關功能,并增強了對電子設備(例如USB和iPod連接)的支持。
松下航空電子公司推出的“Q”機上娛樂系統(tǒng)現(xiàn)已在所有空客A330-300、A330-200、波音787和部分空客A380飛機上投入使用。這款音頻視頻點播(AVOD)機上娛樂系統(tǒng)于2014年推出,并于2018年在部分飛機上進行了更新,基于松下eX3系統(tǒng),擁有豐富的娛樂選項、增強的觸摸屏以及Wi-Fi和手機功能等通信相關功能。以及對電子設備(例如 USB 和 iPod 連接)的更多支持?!拔业暮桨唷惫δ芴峁┑貓D、播放列表和服務時間表,顯示飲料和餐食供應時間以及長途航班上的最佳休息時間。
Q Streaming 是一款機上娛樂系統(tǒng),可將娛樂內(nèi)容串流到 iPad 或部分航班所有艙位的個人設備上。提供豐富的電影、電視、音樂和兒童節(jié)目。
2007 年,澳航在一架波音 767 飛機上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國內(nèi)航線移動電話使用 AeroMobile 的試驗。試驗期間,乘客可以收發(fā)短信和電子郵件,但無法撥打或接聽電話。
自 2014 年以來,天空新聞澳大利亞頻道 (Sky News Australia) 已在機上和澳航品牌休息室提供多條新聞簡報。此前,澳大利亞第九頻道曾為澳航提供一檔名為《第九頻道澳航機上新聞》的新聞簡報,該簡報與第九頻道的《清晨新聞》播出同一檔節(jié)目,但第九頻道最終將合同輸給了天空新聞。
2015年7月,澳航與美國有線電視網(wǎng)絡HBO簽署協(xié)議,在其客機上提供超過120小時的HBO電視節(jié)目,以及Foxtel和國家地理頻道的原創(chuàng)生活方式和娛樂節(jié)目。2022年8月,澳航宣布與Network 10的所有者派拉蒙合作,在其機上娛樂系統(tǒng)中推出Paramount+服務。
2017年,澳航開始在其國內(nèi)航班上提供免費Wi-Fi。該服務利用NBN Co的Sky Muster衛(wèi)星,提供比一般機上Wi-Fi更高的網(wǎng)速。此前,澳航于2007年7月宣布將在其長途A380和747-400客機上提供Wi-Fi,但該系統(tǒng)在試運行后最終未能推出。
《澳航:澳大利亞之道》是澳航的機上雜志。 2015年年中,該雜志終止了與Bauer Media長達14年的出版協(xié)議,將其出版商更換為Medium Rare。
悉尼機場的澳航俱樂部休息室。
澳航在澳大利亞境內(nèi)運營 12 個澳航俱樂部休息室。澳航國內(nèi)商務艙旅客、澳航俱樂部會員、澳航金卡、白金卡和白金一號卡會員、寰宇一家藍寶石卡和綠寶石卡常旅客,在搭乘澳航、捷星航空或寰宇一家航班時均可使用。
悉尼機場的澳航國際商務休息室。
澳航在布里斯班、堪培拉、墨爾本、珀斯和悉尼設有國內(nèi)商務休息室。搭乘澳航、捷星航空或寰宇一家航班的國內(nèi)商務艙、澳航白金卡、白金一號卡和寰宇一家翡翠卡常旅客均可使用。與澳航俱樂部休息室相比,商務休息室通常提供更優(yōu)質(zhì)的餐飲。
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澳航國際商務艙休息室。
澳航在奧克蘭、檀香山、洛杉磯、墨爾本、悉尼和惠靈頓設有國際商務艙休息室。搭乘澳航、捷星航空或寰宇一家航班的國際商務艙、頭等艙、澳航俱樂部會員、澳航金卡、白金卡、白金一號卡、寰宇一家藍寶石卡和綠寶石卡常旅客均可使用休息室。此外,澳航還在布里斯班、倫敦、珀斯和新加坡設有國際休息室。這些國際休息室取代了這些地區(qū)之前分開的頭等艙和商務艙休息室。這些新休息室提供的服務與索菲特酒店目前在悉尼和墨爾本的旗艦頭等艙休息室提供的服務類似,并提供尼爾·佩里香料寺風味菜肴和招牌雞尾酒的餐飲體驗。
悉尼機場的澳航旗艦頭等艙休息室。
澳航在奧克蘭、墨爾本、新加坡、悉尼和洛杉磯設有國際頭等艙休息室。與國際商務艙休息室相比,頭等艙休息室通常提供更優(yōu)質(zhì)的餐飲。搭乘澳航、捷星航空或寰宇一家航班的頭等艙、澳航白金卡、白金一號卡和寰宇一家綠寶石卡常旅客均可進入。澳航主席休息室會員搭乘任何航空公司的航班均可進入。
澳航在阿德萊德、布里斯班、堪培拉、墨爾本、珀斯和悉尼設有國內(nèi)主席休息室。與國內(nèi)澳航俱樂部休息室和商務艙休息室相比,主席休息室提供更優(yōu)質(zhì)的餐飲。只有澳航主席休息室會員才能進入,且僅限受邀者進入。主席休息室會員資格通常授予澳大利亞政界人士、名人、知名媒體人士以及在澳航擁有重要商務旅行賬戶的公司高管。
澳航俱樂部會員、金卡常旅客會員和寰宇一家藍寶石卡會員乘坐澳航或捷星航空航班時,可攜帶一名同行賓客進入國內(nèi)澳航俱樂部。白金卡會員和寰宇一家綠寶石卡會員可攜帶兩名同行賓客進入。國際航班上,會員使用澳航國際商務艙休息室(或寰宇一家同等休息室)。會員的賓客必須同時出行才能進入國際休息室。乘坐美國航空航班時,會員可進入海軍上將俱樂部休息室;乘坐英國航空航班時,會員可進入英國航空的露臺休息室和畫廊休息室。持有寰宇一家藍寶石卡或綠寶石卡的旅客也可進入全球各地的澳航俱樂部休息室。
乘坐澳航或寰宇一家國際運營頭等艙航班的旅客,以及澳航白金卡和寰宇一家綠寶石卡常旅客,均可進入澳航頭等艙休息室。阿聯(lián)酋航空頭等艙乘客還可享用悉尼和墨爾本的澳航頭等艙休息室。
澳航俱樂部也提供付費訂閱(一年、兩年或四年)或獲得金卡或白金卡常旅客會員資格的會員資格。會員權益包括休息室使用權、優(yōu)先值機、優(yōu)先行李托運以及增加行李限額。
澳航常旅客計劃旨在獎勵忠誠的客戶。該計劃由來已久,但其實際啟動日期一直存在爭議。澳航聲稱該計劃于1987年啟動,但其他消息來源聲稱目前的計劃于20世紀90年代初啟動,而此前已有機長俱樂部計劃。
積分根據(jù)飛行距離累積,獎勵金額因艙位而異。搭乘其他寰宇一家航空公司的航班以及通過其他非航空合作伙伴也可賺取積分。積分可用于兌換澳航、寰宇一家航空公司和其他合作伙伴運營的航班或升艙。其他合作伙伴包括信用卡、租車公司、酒店等等。搭乘澳航及其指定合作伙伴航空公司的航班可賺取狀態(tài)積分——累積狀態(tài)積分可晉升至銀卡會員(寰宇一家紅寶石卡)、金卡會員(寰宇一家藍寶石卡)、白金卡和白金至尊卡(寰宇一家綠寶石卡)。
自2000年以來,該計劃的會員人數(shù)大幅增長,當時擁有240萬名會員。到2005年,會員人數(shù)增長至430萬,到2010年增至720萬,2015年增至1080萬。截至2018年,該計劃擁有1230萬名會員,接近澳大利亞人口的一半。
澳航因會員積分兌換座位數(shù)量不足而受到批評。2004年,澳大利亞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指示澳航向會員更多地披露常旅客座位的可用性。
2008年3月,摩根大通的一位分析師表示,澳航常旅客計劃的價值可能達到20億澳元(19億美元),占澳航總市值的四分之一以上。
2008年7月1日,澳航宣布對該計劃進行重大改革。該計劃的兩個關鍵新功能是“任意座位獎勵”,會員現(xiàn)在可以兌換飛機上的任意座位,而不僅僅是部分座位——盡管采用了動態(tài)定價模式。第二個新功能是“積分加支付”,會員可以使用現(xiàn)金和積分組合兌換獎勵。此外,常旅客商店也進行了擴展,涵蓋了更多產(chǎn)品和服務。澳航在宣布改組時確認,將在2008年通過出售高達40%的常旅客計劃股份來籌集約10億澳元。然而,由于市場波動,澳航在2008年9月表示將推遲上市。
人們經(jīng)常聲稱澳航從未發(fā)生過飛機墜毀事故。雖然該公司確實從未損失過一架噴氣式客機,也從未發(fā)生過任何飛機人員死亡事故,但在1927年至1945年間,澳航曾發(fā)生過八起致命事故,其中一架飛機被擊落,造成63人喪生。這些事故和被擊落事件中有一半發(fā)生在二戰(zhàn)期間,當時澳航飛機正在為盟軍執(zhí)行任務。戰(zhàn)后,澳航又損失了四架飛機(其中一架歸英國海外航空公司所有,并由澳航以聯(lián)營協(xié)議運營),共計21人遇難。澳航最后一次遭遇致命事故是在1951年,五個月內(nèi)發(fā)生了三起致命墜機事故。澳航的安全記錄使其從2012年到2019年連續(xù)七年被正式評為全球最安全的航空公司,并在2021年和2023年再次榮膺這一稱號。
自二戰(zhàn)結(jié)束以來,發(fā)生了以下事故和事件:
1971年5月26日,澳航接到一位“布朗先生”的電話,聲稱一架飛往香港的客機上安放了一枚炸彈,并索要50萬美元的未標記20元紙幣。布朗先生指示警方前往機場儲物柜,在那里發(fā)現(xiàn)了一枚可觸發(fā)炸彈的炸彈,警方對此予以重視。警方安排在位于悉尼商業(yè)區(qū)中心的澳航總部門前領取炸彈。澳航支付了款項,錢款被取回。之后,布朗先生再次打來電話,聲稱“飛機上有炸彈”的說法純屬騙局。新南威爾士州警方最初對肇事者的追捕行動失敗了,盡管警方在接到第一次電話時就已獲悉此事,但未能對炸彈的領取過程進行充分的監(jiān)控。警方被指示不得使用無線電通訊(因為擔心被“偷聽”),因此無法進行有效溝通。
在一位身份至今未明的線人提供情報后,警方逮捕了英國人彼得·馬卡里 (Peter Macari),并在安南代爾 (Annandale) 的一處房產(chǎn)中發(fā)現(xiàn)了超過 13.8 萬美元的藏匿款項。馬卡里被判處 15 年監(jiān)禁,服刑 9 年后被驅(qū)逐回英國。目前仍有超過 22.4 萬美元的藏匿款項下落不明。1986 年由斯科特·希克斯 (Scott Hicks) 執(zhí)導、特里·詹寧斯 (Terry Jennings) 制作的電視電影《叫我布朗先生》(Call Me Mr. Brown) 就與此事件有關。1997 年 7 月 4 日,警方和澳航安保人員挫敗了一起類似勒索事件。
2005 年 11 月,澳航的一項政策被曝光,規(guī)定成年男性乘客不得與無人陪伴的兒童坐在一起。這引發(fā)了歧視指控。這項政策是在2004年發(fā)生的一起事件后曝光的。當時,馬克·沃爾賽(Mark Wolsay)在新西蘭的一架澳航航班上,坐在一名小男孩旁邊,卻被要求與一名女性乘客換座位。一名乘務員告訴他,“航空公司的政策是,只有女性才能坐在無人陪伴兒童旁邊”。新南威爾士州公民自由委員會主席卡梅倫·墨菲(Cameron Murphy)批評了這項政策,并表示“這項禁令毫無根據(jù)”。他表示,認為所有成年男性都會對兒童構(gòu)成危險是錯誤的。該政策還因未考慮到女性施虐者而受到批評。
2010年,英國航空公司被成功起訴,要求其修改兒童座位政策。澳航再次辯稱,禁止男性坐在無人陪伴兒童旁邊“反映了家長的擔憂”。2012年8月,一名男性乘客在機組人員注意到他坐在一名獨自旅行的無親屬關系女孩旁邊后,不得不與一名女性乘客換座位,這一爭議再次浮出水面。該男子在其他乘客面前感到被歧視和羞辱,被當做戀童癖者。澳航發(fā)言人辯稱,該政策與澳大利亞及全球其他航空公司的政策一致。
2006年,澳大利亞發(fā)生了一起集體訴訟,指控澳航操縱航空貨運價格。該訴訟于2011年初達成和解,澳航同意支付超過2100萬美元的和解金。
澳航承認參與操縱空運價格的卡特爾組織。澳航有限公司承認其貨運部門在2002年5月至2006年2月期間操縱了從加拿大出口到特定航線的貨物的附加費,并因此被罰款15.5萬加元。2007年7月,澳航在美國承認操縱價格,經(jīng)美國司法部調(diào)查后被處以總計6100萬美元的罰款。涉事高管被判入獄六個月。在澳航同意與當局合作后,其他高管獲得了豁免。
2008年,澳大利亞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因澳航違反消費者保護相關法規(guī)對其處以2000萬美元罰款。2010年11月,澳航因參與多達11家其他航空公司參與的空運卡特爾組織而被罰款880萬歐元。 2011年4月,澳航在新西蘭高等法院承認其卡特爾行為,并被罰款650萬新西蘭元。
由于與三個工會(澳大利亞執(zhí)業(yè)航空工程師協(xié)會 (ALAEA)、澳大利亞及國際飛行員協(xié)會 (AIPA) 和澳大利亞運輸工人工會 (TWU))的談判失敗,澳航持續(xù)遭遇勞資糾紛。為應對這一持續(xù)的勞資糾紛,澳航于2011年10月29日下午5點(澳大利亞東部夏令時間)停飛其所有國內(nèi)和國際航班,涉事員工也將于2011年10月31日晚上8點(澳大利亞東部夏令時間)停工。然而,10月31日凌晨,澳大利亞公平工作委員會下令立即終止澳航及其涉事工會采取的所有勞資行動。聯(lián)邦政府要求下達這一命令,原因是擔心長期停飛將對國民經(jīng)濟,尤其是旅游業(yè)和采礦業(yè)造成重大損害。據(jù)報道,此次停飛將造成每日2000萬澳元的經(jīng)濟損失,并影響全球約6.8萬名乘客。
2021年,運輸工人工會(TWU)就澳航在新冠疫情期間解雇1685名行李搬運工和清潔工(這些工作后來被外包)一事將該公司告上法庭。TWU辯稱,該航空公司的行為違反了《公平工作法》。澳航聲稱,為了確保公司在疫情期間的生存,不得不削減開支。2021年7月,澳大利亞聯(lián)邦法院裁定TWU勝訴。澳航于2022年5月敗訴。該案于2023年5月移交至澳大利亞高等法院。2023年9月,高等法院裁定澳航敗訴,維持了聯(lián)邦法院的原判,并判定該航空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判決后,澳航向被解雇的員工發(fā)表了道歉聲明。
澳航因驅(qū)逐尋求庇護者而遭到抗議,導致航班中斷。2015年,活動人士拒絕乘坐澳航航班,阻止了一名泰米爾男子從墨爾本被遣送到達爾文(他原計劃從達爾文被驅(qū)逐到科倫坡)。據(jù)報道,澳航禁止該學生今后再乘坐澳航航班。澳航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安全主管向這名墨爾本學生的郵箱發(fā)送了一封信,稱她的“行為不可接受,澳航集團和捷星集團都不會容忍”。
同樣在2015年,另一名泰米爾男子即將從墨爾本被遣送至達爾文,隨后將被驅(qū)逐出境。由于該男子的抗議,他最終未能登機。澳航發(fā)言人表示,QF838航班延誤了近兩個小時。澳航發(fā)言人表示:“安全是所有航空公司的首要任務,飛機并非人們進行抗議的合適場所。” 活動人士還要求澳航在2017年放棄驅(qū)逐伊拉克男子賽義德的可能性。活動人士還要求澳航不要參與備受矚目的納德薩林加姆家族驅(qū)逐出境案。澳航發(fā)言人對此回應:“我們理解這是一個敏感問題。政府和法院,而不是航空公司,更有資格就復雜的移民問題做出裁決?!?
該航空公司與珀斯機場的運營商發(fā)生了多起糾紛。 2018 年,珀斯機場在西澳大利亞最高法院起訴澳航,指控其少付 1130 萬美元的航空服務費。該訴訟于 2022 年得到解決,澳航被迫向機場支付所欠金額以及額外的 900 萬美元。2020 年,珀斯機場還威脅要取消該航空公司在 2020 年 2 月至 5 月期間的幾份租約,原因是有未付租金;部分租賃糾紛涉及澳航指控珀斯機場低估了其擁有的航站樓的價值,該航站樓被賣回給了機場。澳航還因推遲商定的從現(xiàn)有的孤立航站樓搬遷到機場中心區(qū)擬建的新航站樓而受到珀斯機場和西澳大利亞州政府的批評; 2024年5月,澳航確認已達成協(xié)議,將在2031年之前完成搬遷,比原定的2025年晚了六年。
2022年4月,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Choice向澳大利亞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投訴,該委員會就澳航在新冠疫情期間取消航班的航班抵用金政策提出投訴。他們聲稱該政策“不公平”,導致乘客收到的機票抵用金有效期很短,但由于持續(xù)的旅行限制而無法使用。盡管截至2023年8月,澳航和捷星航空的乘客已申請超過10億美元的抵用金,但當月,澳航仍遭到乘客的集體訴訟,這些乘客仍在尋求對疫情期間取消的航班進行退款和賠償。
2022年9月,《四角方圓》節(jié)目播出了一集名為“澳航混亂內(nèi)幕”的節(jié)目,詳細介紹了該公司的乘客服務問題和成本削減措施。
2023年8月,在澳大利亞參議院委員會就生活成本上漲舉行的聽證會上,首席執(zhí)行官艾倫·喬伊斯被指控利用航空公司的機票積分計劃“誤導澳大利亞公眾”,以及其他一些問題。2023年8月31日,澳航迫于公眾壓力,宣布取消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機票積分有效期,并改為為客戶提供退款選項。喬伊斯在一份聲明中承認,澳航實施該計劃“贏得了人們對整個流程的信任”。
2023年3月,澳大利亞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的一份報告發(fā)現(xiàn),澳航在去年收到近2000起投訴,其中1300多起與航班取消有關。報告發(fā)現(xiàn),針對該航空公司的投訴比上一年增加了70%,而且ACCC收到的針對澳航的投訴數(shù)量超過任何其他企業(yè)。 2023 年 8 月,ACCC 在澳大利亞聯(lián)邦法院對該航空公司提起法律訴訟,指控其繼續(xù)宣傳和銷售原定于 2022 年 5 月至 7 月期間取消的 8,000 多個航班的機票,以及延遲通知現(xiàn)有持票人這些航班的取消信息。